不按要求煎服,莫怪中药无用,中药该怎么煎和服

    发布时间:2021-12-07

    看中医拿药时,医生一般都会叮嘱服用方法,如果拿回家煎,更会明确写上煎服方法。若药的炮制、配方都正确,但煎服环节没做好,效果难免打折甚至前功尽弃。没按要求煎服,莫怪中药无用啊。


    本文告诉你中药的常见煎服方法,建议收藏好方便查找、使用哦。

    中医养生者经常遇到中药该如何煎服的问题。临床看病的时候,这也是患者问得至多的。

    前段时间的热播剧《老中医》开篇集就讲,家人没有按照方子定时定量地给一位重症患者喂药,导致其丧命,从而引发医疗诉讼的故事。

    中药该怎么煎、服,这里我们就较完整地讲一讲。

     

    一、中药怎么煎才不损药效

     

    01
           煎药器具

     

    至好用砂锅、砂罐。一是因其化学性质稳定,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;二是因其导热均匀,保暖性好。

     

    其次,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。

     

    煎药忌用铁、铜、铝等金属器具,因为一是这些金属元素本身也具中药的某些性效,恐与病情不合;

     

    二是这些器皿表面,常覆盖有一层该金属元素与氧生成的氧化物,极易与药液中的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,或丧失原有药效的物质而降低疗效,甚至产生有害于人体的物质而对机体造成伤害。

     

    02
           煎药用水

     

    须无异味、洁净澄清,含矿物质及杂质少。在生活上可作饮用的水都可用来煎煮中药。

     

    03
            加水多少

     

    一般用水量为将饮片适当加压后,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cm为宜。

     

    但可以灵活一些,如果质地坚硬、粘稠,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;

     

    质地疏松,或有用的成分容易挥发,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,那么液面淹没药物即可。

     

    04
           煎前浸泡

     

    中药饮片煎前浸泡既有利于有用的成分的充分溶出,又能缩短煎煮时间。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,一般药物可浸泡20~30分钟,以种子、果实为主的药可浸泡更长时间。

    但夏天气温高,浸泡时间不宜过长,以免腐败变质。

    05
           煎煮火候及时间

    煎一般药,宜先武火后文火,即未沸前用大火,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,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。 

    解表药及芳香性药物,一般用武火迅速煮沸,改用文火维持10~15分钟左右即可。

    而有用的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、骨角类、贝壳类、甲壳类药及补益药,一般宜文火久煎,使有用的成分充分溶出。

    06
           趁热滤汁

    药煎煮好后,应趁热滤取药汁。

    因为放得时间久了,药液温度降低,一些有用的成分会因溶解度降低而沉淀,加之药渣的吸附作用而有部分损失,因而影响疗效。

    07
           煎煮次数

    一般来说,一剂药可煎煮三次,至少应煎煮两次。

    因为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,因渗透压平衡,有用的成分就不再溶出了。这时,只有将药液滤出,重新加水煎煮,有用的成分才能继续溶出。

    08
           入药方法

    一般药物可以同时入煎。

     

    但部分药物因其性质、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、所需煎煮时间不同。有的还需作特殊处理,甚至同一药物因煎煮时间不同,其性能与临床应用也存在差异。

     

    所以,就有了煎法中的先煎、后下、包煎、另煎、 烊(yáng)化等不同要求。

     

    ①先煎

     

    矿石类、贝壳类及其他质坚的药物,因有用的成分不易煎出,应先煎30分钟左右再纳入其他同煎。

     

    如龟甲、鳖甲、自然铜。而附子先煎则主要为了解毒。

     

    ②后下

     

    是指药物的有用的成分煎煮时容易挥发或破坏而不耐煎煮者,入药宜后下,待他药煎煮将成时投入,煎沸几分钟即可。

     

    比如薄荷、沉香。

     

    ③包煎

     

    是指对花粉、细小种子及研末的矿石类药物,宜用纱布或其薄布包裹后,再放入锅中煎煮。避免煎后药液混浊,或减少对咽喉和消化道的不良刺激。

     

    比如辛夷花、旋覆花、海金砂、蒲黄等。

     

    ④另煎

     

    是指对某些贵重药材宜另煎,以免煎出的有用的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,造成浪费。

     

    比如人参。

     

    ⑤烊化

     

    是对胶质、黏性大而且易融的药物,容易黏附于其他药渣及锅底,既浪费药材,又害易煎焦,宜另行烊化。

     

    烊化就是将它们置于碗中,然后将煮好的热汤汁冲下去融化它们就行了。

     

    比如阿胶。

     

    ⑥冲服

     

    自然汁及入水即溶的药物,宜用煎好的其他药液或开水冲服。

     

    比如蜂蜜、芒硝。

     

    二、中药的一般服用方法

     

    01
           服药时间

     

    ①空腹服:峻下逐水药、驱虫药宜晨起;

     

    ②饭前服:补虚药和治胃肠道疾病的药物,吸收比较好;

     

    ③饭后服: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及消食药。

     

    ④睡前服:安神药、涩精止遗药。

     

    急性病则不拘时服。

     

    前面我们也讲过“用药法时”,根据天时地利,天地之气升降来推演服用时间。

     

    02
           服药多少

     

    一般疾病服药,每日一剂,每剂分二服或三服。

     

    病情急重者,可每隔四小时左右服药一次,昼夜不停,使药力持续。

     

    呕吐病人服药,宜小量频(pín)服。

     

    03
           服药冷热

     

    一般汤药多宜温服。

     

    另外,如果疾病出现假象的时候,比如真寒假热,可有热药凉服;真热假寒,可有凉药热服。

     

    此外,对于丸、散等固体药剂,一般都宜温开水送服。


    上一篇          下一篇

    菜单

    • 关于我们
    • 健康资讯
    • 医生介绍
    • 特色疗法
    • 医院名药
    • 科室介绍
      中医内科
      中医肿瘤科
      中医骨伤科
      中医妇科
      中医皮肤科
      中医心理科
      中医乳腺专科
      中医儿科
    • 医院公告
    • 我要分享
    • 联系我们
      0791-86262091
  • 首页
  • 电话
  • 分享
  • 地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