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不舒服,如何调养?

    发布时间:2022-09-19

    现代社会,许多朋友常因忙于工作,导致三餐不定时、进食过快,常常出现胃痛、胃胀等症状,甚至发展成为慢性胃炎。


    本期,博爱名中医馆冷任轩主任来为大家详细讲解如何调养胃病:

    冷任轩

    主任中医师  教授、硕士导师

    1965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,从事中医临床已五十年。

    【擅长治疗】中医内科,妇科,儿科的疑难杂症诊治,特别是对胃肠疾病,前列腺炎及增生,痛风,类风湿关节炎,慢性肝炎,胆囊炎,心血管疾病,冠心病,高血压,心衰,心梗,脑梗,中风,偏瘫,高血脂,糖尿病等,以及各种良性恶性肿瘤有独特见解及诊治方法。

    【坐诊时间】周一、周三上午、周四、六下午


    慢性胃炎日常应该怎样调养?胃不舒服自行服药是否可靠?今天,一起来跟随冷任轩主任学习了解这些养胃小知识吧。


    什么是慢性胃炎?

    博爱名中医馆冷任轩主任介绍,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性反应,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。慢性胃炎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、饱胀、疼痛、食欲不振、嗳气、反酸等,但多数患者可无明显症状。基于内镜和病理诊断可将慢性胃炎分为萎缩性和非萎缩性两大类。按照病变部位可分为胃窦胃炎、胃体胃炎和全胃炎。


    冷主任指出,HP(幽门螺旋杆菌)感染是慢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。此外,胆汁反流、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(NSAIDs)等药物和乙醇摄入也是慢性胃炎的常见原因。


    从中医的角度看,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归属中医“胃痞”“虚痞”“痞满”“胃痛”“嘈杂”等病范畴。脾胃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。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与脾胃肝(胆)关系最为密切,,以脾胃运化失常、脾胃虚弱为本, 脾胃虚弱又以脾气虚、胃阴亏为多;而气滞血瘀则贯穿病程始终。


    慢性胃炎患者的日常调养


    0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


    三餐定时定量,每餐荤素搭配,稀稠结合,进食时宜专心,细嚼慢咽,让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,以减轻胃部的消化负担。尽量避免进食生冷、过酸、过辣、过烫等刺激性食物,以免损伤胃黏膜。糯米、炒粉、番薯、芋头等难以消化的食物易引起腹胀,慢性胃炎的患者应尽量减少进食。

    冷主任建议此类患者,可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类食物,如牛奶、鸡蛋、鱼虾、肉类、水果及绿叶蔬菜,利于胃黏膜的修复。


    02避免长期服用刺激胃黏膜的药物


    非甾体类抗炎药(NSAIDs,包括阿司匹林、布洛芬等)可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,破坏黏膜屏障,引起慢性胃炎。若因特殊原因需服此类药物,需根据专科医生的医嘱,同时使用抑酸剂或胃黏膜保护剂以减少对胃黏膜的损伤。


    03避免长期大量吸烟、饮酒、饮浓茶及咖啡


    烟草中的尼古丁不仅会影响胃黏膜的血液循环,还会导致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,造成胆汁反流,从而引发慢性胃炎。酒精、浓茶、咖啡则会刺激胃黏膜,可导致胃黏膜反复损伤。


    04心理调摄


    长期精神紧张、焦虑或情绪波动者会因迷走神经兴奋影响胃酸分泌、胃黏膜血流量及胃蠕动而诱发慢性胃炎。因此,慢性胃炎患者应保持良好的情绪、乐观的心态,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。必要时可至心理科就诊,进行相关治疗。


    胃不舒服,自行服用胃药是否靠谱?


    事实上,这种做法是有一定风险的。因为消化性溃疡、胃癌、急性阑尾炎、急性胰腺炎以及带状疱疹等疾病都可能出现上腹胀、痛等不适,作为非医学专业人士难以鉴别,常误以为是慢性胃炎,自行购买药物服用而延误病情。


    因此,大家如果发现胃不舒服,一定要到医院就诊,诊断病因再行治疗,切不可盲目自行购药,以免掩盖病情。


    根据四种脾胃表现,冷任轩主任为大家推荐相应的食疗方:


    1、脾胃虚寒证


    临床表现:胃脘隐痛,喜温喜按,泛吐清水,神疲纳呆,四肢倦怠,手足不温,大便溏薄;舌淡苔白;脉虚弱。


    胡椒猪肚汤


    材料:猪肚150克、生姜15克、白胡椒10克。

    制法:将猪肚洗净,放于碗内或陶瓷器皿内,加入生姜、胡椒(研成粉末),放少许盐及水,隔水炖,肚熟后,分2次饮汤食肚。

    养生功效:猪肚补益脾胃;生姜、胡椒温中散寒。诸物合烹,共奏温中健脾养胃的作用。


    2、脾胃气虚证

    临床表现:胃脘胀满或胃痛隐隐,纳呆,疲倦乏力,少气懒言,大便溏薄,舌淡或有齿印,苔薄白,脉沉弱。


    胡萝卜淮山汤


    材料:胡萝卜250克、淮山药20~30克、鸡内金10~15克。

    制法:将胡萝卜洗净,切块,与淮山药、鸡内金同煮,30分钟后加入少许红糖,即可服汤。

    养生功效:胡萝卜、淮山药益气健脾;鸡内金开胃消食。诸物合烹,共奏健脾胃助消化的作用。


    3、胃阴不足证

    临床表现:胃脘灼热疼痛;胃中嘈杂;似饥而不欲食;口干舌燥;大便干结,舌红少津或有裂纹,苔少或无,脉细或数。


    石斛花胶猪骨汤


    材料:石斛15克、花胶40克、猪排骨400克、生姜3片,食盐适量。

    制法:石斛洗净。花胶浸软,切段猪排骨洗净,飞水。所有食材一起放入炖盅,加清水1000毫升,加盖隔水炖3小时,调味,饮汤食肉。

    养生功效:石斛益胃生津、滋阴清热;花胶养阴健胃生津;猪排骨补中益气。诸物合烹,共奏滋补养阴、益气养胃的作用。


    4、肝胃气滞证

    临床表现:胃脘胀满或胀痛;胁肋胀痛;嗳气频作;胸闷不舒;舌苔薄白;脉弦。


    胡萝卜炒陈皮瘦肉丝


    材料:胡萝卜200克,陈皮10克,猪瘦肉100克,植物油、食盐、香葱适量。


    制法:胡萝卜切细丝,猪瘦肉切丝后加盐、生抽拌匀,陈皮浸泡至软切丝。先炒胡萝卜至八成熟后出锅,再用油炒肉丝、陈皮丝3分钟,加入胡萝卜丝、少许盐同炒至香,添水焖烧七至八分钟,撒入香葱即成。


    养生功效:胡萝卜、陈皮理气健脾;猪瘦肉滋阴润燥。诸物合烹,共奏理气健脾的作用。


    上一篇          下一篇

    菜单

    • 关于我们
    • 健康资讯
    • 医生介绍
    • 特色疗法
    • 医院名药
    • 科室介绍
      中医内科
      中医肿瘤科
      中医骨伤科
      中医妇科
      中医皮肤科
      中医心理科
      中医乳腺专科
      中医儿科
    • 医院公告
    • 我要分享
    • 联系我们
      0791-86262091
  • 首页
  • 电话
  • 分享
  • 地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