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冬怎么“减糖”?常吃这4样,益气养阴,让身体变轻松

    发布时间:2022-11-17

    糖尿病,被称为“不死的癌症”,它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,会极大降低生命质量,且很难治愈。

    今天由博爱名中医馆冷任轩主任为大家讲解入冬减糖问题:


    冷任轩  主任中医师  教授、硕士导师


    1965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,从事中医临床已五十年。

    【擅长治疗】中医内科,妇科,儿科的疑难杂症诊治,特别是对胃肠疾病,前列腺炎及增生,痛风,类风湿关节炎,慢性肝炎,胆囊炎,心血管疾病,冠心病,高血压,心衰,心梗,脑梗,中风,偏瘫,高血脂,糖尿病等,以及各种良性恶性肿瘤有独特见解及诊治方法。


    【坐诊时间】周一、周三上午、周四、六下午


    高血糖的危害


    很多人体检发现血糖偏高,并没有重视。殊不知,这正是糖尿病的前兆。

    这时身体已经出现糖代谢紊乱,血糖一旦有异常,即便还没发展成糖尿病,对血管神经的损害也已经开始,波及心、脑、肾等重要器官,健康风险会明显增加。


    冬季要当心血糖升高


    冬季气温低,饮食偏厚腻滋补,加上运动量偏少,代谢不好的人容易血糖升高。

    除了本身就有糖尿病、高血糖的人要当心外,代谢不好的高危人群也要特别注意控糖。

    高危人群主要包括以下4类:

    1、肥胖

    2、高血压

    3、高血脂

    4、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


    顺时养生、平稳血糖
    这些高血糖、高危人群,通常伴随有“气阴两虚”的症状。以下表现有一种或多种:

    消化不良、疲惫乏力、少气懒言、心悸气短、五心烦热、易口干口渴、舌红脉细无力、腰腿酸软无力等。

    通过益气养阴,这些症状能得到改善,血糖也能得到控制。

    秋冬正是养阴的黄金期,此时进行调理,对平稳血糖和补益身体,往往事半功倍。

    入冬后,不管是作为预防还是调理,平时都可以多吃下面这四样,能轻松控糖,减轻代谢负担,让身体变得轻松起来。


    生脉饮·控糖饮品、气阴双补

    生脉饮为唐代大医孙思邈所创,气阴双补。其组方非常简单:人参、麦冬、五味子。民国时期著名中医施今墨老先生,也常用生脉饮来调理气阴双虚的症状。

    1668653633839562.jpg

    人参大补元气,治疗体虚食少、内热消渴等;麦冬甘寒,能养阴生津、润肺清心,还可缓解人参之燥;加入五味子酸收,可养阴敛精而补虚。

    如同金钟罩一般,牢牢锁住身体内的津液,防止之前补进去的气阴再流失。
    取人参之补益、麦冬之甘润,五味子之酸收。气阴双补,且可留住补益之气,简方不简单,简直完美。
    控制血糖,食疗应该以益气敛精、养阴清热为主,这个小方就做到了这两点。气阴双虚、阴虚内热体质尤宜。

    有研究发现,生脉饮作为底方,能够显著降低气阴双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、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,临床疗效显著。

    1668653669634080.jpg

    生活中,有口渴、咽干、心慌、气短、无力、头晕、出汗多、干咳、情绪急躁、劳累过度、脾胃虚弱等症状以及产后人群,也可以通过生脉饮调理气阴。
    鲜山药·时令鲜品、天然滋补
    大自然很神奇,在人体需要进补时产出补益的山珍。眼下就是山药的收获季节,也是进补的黄金期。
    山药既补脾肺肾之气,又补脾肺肾之阴,且富含抗性淀粉,可以减缓血糖升高。


    甘平。煮食补脾肾,调二便,强筋骨,丰肌体,辟雾露,清虚热。——《随息居饮食谱》



    清末大医张锡纯善用山药,留下很多山药的食疗方。其中有一个方子专门治疗气阴双虚症——玉液汤(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),便是以山药为君药。
    鲜山药能深度滋润,就如同干涸身体内,普降甘霖,能滋润到每一处脏腑。它比干山药更滋阴,可作为简化版的玉液汤。
    1668653539300717.jpg
    秋冬控制血糖,就需要山药这种能补到根本的滋阴食材。尤其适合气阴双虚、阴虚、肺脾肾亏虚者食用,疾病发作期、便秘严重者慎用。


    我们平时做菜的山药多是山东、江西、江苏等地产的,也不错。但真正具有药用价值的山药来自河南怀庆(即今之焦作市)的怀山药。

    怀庆地处中原,五行之中土居中位,所得土气厚重,所产的山药自然得土气也多,滋补功效最好。而在怀山药中,垆土铁棍山药属上品。

    垆土铁棍山药黏性丰富、口感好,营养价值高。素有“怀参”之称,曾为历代皇家贡品。无论是蒸着吃,还是煮粥、煲汤,口感滋味都非常正宗,黏汁也足,这样才有可靠的滋阴效果。


    张锡纯的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,有一份关于怀山药的食疗方——珠玉二宝粥。
    这碗粥用料很简单,就三种:怀山药、薏米、柿霜饼。你看,白白净净的山药片和薏米不就和珠玉一样嘛。
    食谱
    珠玉二宝粥
    材料
    铁棍山药100g、生薏苡仁100g、柿霜饼1个
    具体做法

    1、薏苡仁清水洗净,冷水浸泡2小时;
    2、山药洗净,上锅蒸熟,去皮后捣泥;
    3、柿霜饼不要洗,切成小块备用;
    4、锅中加水,倒入山药泥和薏苡仁,大火烧开后转中火熬煮;
    5、待粥煮至黏稠后,加入柿饼碎,当柿霜融化、柿饼软烂即可食用。

    这是张锡纯的经验之方,可以滋养脾肺之阴,调养一切阴虚之症,对于脾肺两虚、食欲低下、虚劳久咳的人来说非常对症。

    图片
    七色糙米饭·粗粮主食、健脾补肾

    《黄帝内经》说“五谷为养”,五谷最为养人,也是必不可少的。血糖不稳定的人,往往需要控制主食摄入,但也不可盲目断主食,而应该选择适合的食物作为主食。

    粗粮是不会导致血糖陡然升高的理想主食。它能养脾胃、增加饱腹感、控糖减脂,而且补充人体必需的营养。


    粗粮中,燕麦、糙米、青稞、荞麦更是难得的天然控糖佳品。多种粗粮搭配,要比单纯一两种粗粮更利于
    控糖减脂、均衡营养、增强体质。

    七色糙米片包含黑米、血糯米、红米、黄豌豆、鹰嘴豆、糙米、燕麦、青稞、荞麦等九种粗粮搭配而成。


    1668653490646278.jpg

    糙米、燕麦,健脾养胃、排毒减脂 
    黄豌豆、鹰嘴豆,保护血管,养胃抗衰 
    青稞、荞麦,润肠通便、益气健脾 
    黑米,滋补肾精、健脾暖肝 
    血糯米、红米,补气血、补脾暖胃

    而且,七色糙米片保留了谷物的外皮(减少血糖波动)、谷芽(保留最营养部位,可补充精气),都有改善血糖的作用,可以更好地平稳血糖值,健脾养胃。
    名中医徐文兵老师说过,五谷作为主食植物的种子,里面才有最精华的部分,所以食用保留谷芽谷皮的完整种子,才可以吸收到全部的精华。
    这个七色糙米饭,不仅能平稳血糖而且很养人。最主要的是,味道也好,煮好一端上来,就先被它的颜值吸引。

    七色糙米饭
    一粒粒糙米像爆米花似的爆开,露出嫩芯。还有几颗灿黄的豆子点缀,吃起来像精米一样回甘,还不会剌嗓子。
    比一般的糙米香味更浓,豆子甘香利口,越吃越爱。
    血糖、血脂高、肥胖人群都可以食用,可以很好地预防便便异常、饭后易乏、夜尿多、精力不济、腰膝酸软等症状。

    图片
    罗汉果·天然代糖、润肺生津

    众所周知,高血糖人需要严格控制糖的摄入。但人性就是越不能吃就越想吃,对那些本来就嗜甜人来说,戒糖真的相当痛苦。

    别难过,还有天然代糖罗汉果。
    团团硕果自流黄,罗汉芳名托上方。
    寄语山僧留待客,多些滋味煮成汤。
    ——宋 · 林用中《赋罗汉果》
    罗汉果的甜味源于罗汉果甜苷,其甜度大约是砂糖的400倍,但热量却奇低,且不会被小肠吸收,只会被完全排出体外。
    而且富含食物纤维,能增加饱腹感,改善糖代谢,有利于控制血糖,是适用高血糖、减肥人群的完美代糖。
    罗汉果的甜味源自天然,甜而不腻,甜中带甘,还能清热润肺、生津止渴,有润咽喉、除燥热的功效,非常适合高血糖人群作为代糖,日常调养之用。
    需要注意的是,尽量要“煮”而不是“泡”。将罗汉果压破,连皮带核一起煮20分钟以上再喝,会比泡的强很多。
    适合经常口渴、咽喉干燥、肺热咳嗽、便秘人群,阴虚、实热体质尤宜。腹泻、外感寒邪时慎用。
    食谱
    罗汉果山药猪骨汤
    材料
    罗汉果半个、猪骨300克、鲜山药150克、姜两片、枸杞和盐少许
    具体做法

    1. 山药去皮洗净切小块用水泡着备用,骨头汆水后洗干净备用;
    2. 焯好的猪骨、山药、罗汉果和姜片放入锅里,加水。大火烧开后小火慢炖1.5小时;
    3. 关火前5分钟加入枸杞和食盐,入味后即可食用。


    养生小贴士
    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是“教育改变明天”,多掌握一些日常控糖调养,有助于我们预防和远离糖尿病。除了文中提到的食养方法外,平时也要注意适量运动,迈开腿多走走,让身体微微发热,长期坚持,对于改善糖脂代谢、从根本上控制血糖是非常有益的。




    上一篇          下一篇

    菜单

    • 关于我们
    • 健康资讯
    • 医生介绍
    • 特色疗法
    • 医院名药
    • 科室介绍
      中医内科
      中医肿瘤科
      中医骨伤科
      中医妇科
      中医皮肤科
      中医心理科
      中医乳腺专科
      中医儿科
    • 医院公告
    • 我要分享
    • 联系我们
      0791-86262091
  • 首页
  • 电话
  • 分享
  • 地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