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怀瑾先生:夏天反而要喝热的,吃热的

$arr['dateline']

现在人都是在冷气间里得病的,这里冷气可以很冷很冷,但是试了几天了,认为温度不能低于二十六度。


冷气是给你凉快凉快,夏天要按照自然的规律,身体有一点微汗是至好,至健康了,贪着凉快会得冷气病。


下午灯开多了有一点热,他们说要调一下。所以这里气温是控制的,不像一些地方,把冷气开着玩,冷得像冬天,那是死路一条,不可以的。


像我坐在这里,背上在流汗,我还喜欢呢!如果不流汗,我的习惯认为生病了,那就不得了啦。

我以前同美国的名医谈,你们讲卫生是消极的,中国文化是讲养生之道,道家叫“摄生”,摄就是抓来,自己把生命控制住,就叫摄生。


所以道书上叫摄生之道,这是积极的。


我现在不是讲西医,是讲中医要读《黄帝内经》。


其中开篇就是要人了解阴阳六气,现在的人都不相信,学中医的也不肯读,认为是空洞的理论。


阴阳就是正面、反面,阴阳两个字是代号,什么事都有正反两面,是相对的。


甚至每天的气候,每件事情也都是相对的。整个宇宙大气层跟着太阳月亮的行度,十二个月当中有六种变化,所以说是六气。


哪六气呢?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。


现在假设不开冷气坐在这里,或到外面晒一下太阳,是什么感觉呢?现在梅雨季节快要过了,马上到三伏天了,就是《黄帝内经》讲的燥、热、火这个季节,身上难受,所以梅雨季到三伏天至严重。


这是讲身体外面的感受。


如果学医的就要知道,夏天身体里面反而是寒的,我们的胃是寒的;可是大家喜欢夏天吃冰凉的东西。


以养生之道来讲,修道的人不干这个事,夏天反而要喝热的,吃热的。


这里地球自然的物理,夏天手伸到井里去,地下水是凉的。


所以我们讲山西人不但会发财,还聪明;你到山西那个古房子一看,有地窖,还有冰窖呢。

冬天把冰放到地窖,到夏天还没有化。


我们夏天觉得热,因为受大气的影响,身体体能的温度向外发散,表皮上感觉很热流汗,内部就寒了,这是养生的道理。


所以很高明的医师,有时候夏天的病,不是给你吃凉药,反而是吃大热药。


暑湿,现在还没有到三伏天呢,我们是讲黄梅天的湿。


现在我们觉得热啊、冷啊,气候不舒服啊,那是湿度的关系。


这个空气里头有水,而这个水被太阳一晒变热水,我们现在的身体像是泡在洗澡池的热水里,因而不大舒服。


所以暑天有湿。


上海在海边,这里是太湖,暑湿蛮严重的,至严重的是南京、武汉,西湖边上,有水汽的都是暑湿。


所以学医,保养身体就要注意这个。现在是告诉大家自己保养,所以才讲阴阳六气。


我们过去读书,也读《黄帝内经》,我是十二岁半开始读的,我怎么读起这个呢?我有个老师,他也信佛,一部《金刚经》摆在那里,另外也有一部《黄帝内经》。


我们年轻嘛,站在旁边,听到黄帝很稀奇,他就笑一笑,告诉我一句话,这是医书啊!“先生啊!我看一下好不好?”“要看拿去嘛,至好你能背的比之前还好。”那个时候就接触《黄帝内经》了。


我现在讲中国人学文也好,学医也好,学政治也好,如果《黄帝内经》都不摸,都不懂,够不上谈中国文化。


你不要认为那个是医学用的,里头许多人生的道理,政治的道理。


刚才说温度已下调一二度了,太多一点了吧?你们马上要调回来,现在已经到下午了,太阳一下去就凉快了,我是贡献你们意见。


还有一句话,刚才进来大家热,现在还是三点钟呢,为什么现在会觉得凉快一点呢?刚才你们报告感觉难受,所以把温度调低一点。


是这个原因吗?


不是。


什么原因呢?


中国文化一句老话“心静自然凉”,要注意这个,很重要。


我还记得年轻时,站在操场看兵操练,自己站五个钟头,全身武装,还穿着皮马靴,在大太阳下,里头的汗像雨水一样的流,外面看不出来。我静静站在那里,屹然不动。


那个时候没有体会那么深,只好把自己忘了,要装英雄嘛,要领别人,做模样。


什么叫心静自然凉?对热啊、冷啊,不在乎它,不理它。你说热得不得了,想到热得不得了,你更热了,所以不能心静自然凉。


你看大家因为有个老头子坐在这里给你们乱吹,一听话把这个热的观念一忘,就好多了,这是心静自然凉,修养的道理就是这样。


换句话说,你碰到烦恼或危险的时候,只好放下,所以禅宗讲“放下”,你不理就没有事,那就轻松多了。    


          ——南怀瑾先生《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》


上一张:杨贵妃为什么没有爱上它
下一张:省里发文 ,中医药的机会来了!
返回首页